科技日报记者王小龙
[/目前,我们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数字化变革:一切都更加自动化。所有物体及其运动,所有事件及其变化都可以被发现、测量和记录,最终形成一个覆盖整个世界的数字神经网络。应该如何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地理科学在未来会发挥什么作用?近日,记者在第16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上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虚拟地理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吕国年教授。鲁教授对上述问题作了详细的回答。
从地图到地理:传统gis的演变
中国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从.然而,吕国年认为,如果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发展gis,应该会更加辉煌,实现地理信息产业从“小众”到“大众”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因为人们对洞察整个自然和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gis必须从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的不同层面进行深刻变革。
吕国年表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应用对地理信息统一表达的需求日益强烈。在当前的gis平台上,点、线、面、体、像素、体素表达的数据模型已经不能适应地理现象的语义描述、动态过程、元素间的交互以及地理关系的抽象表达,导致在利用大数据理解和挖掘现实世界时缺乏有效的表达。在数据结构方面,很难反映地理的时间空分异规律,也没有表达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地理数据存储和分析效率低下。这就要求gis改变自身的描述和表达体系,进入内涵更广的地理智能领域。
从企业到高校:人才是发展的关键
人才是gis产业发展的关键,高校是gis在最近举行的第16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上,esri中国作为主办方,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三所高校就人文与科技的研发进行了深入合作此次esri中国用户大会期间,陆教授代表南京师范大学与esri中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将南京师范大学在地理信息创新和研究方面的优势与esri中国在全球领先的gis平台软件技术和庞大用户群方面的优势紧密结合,共同打造中国和世界“虚拟gis”的成功典范。
谈到这次合作的初衷,吕国年说:学校有两个特点:科研和学生教育。南京师范大学一直把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作为核心学科来发展,重点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这正是学科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学科的发展需要基础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同时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对于高校来说,企业不仅可以为高校提供软件支持、运营平台和就业渠道,还可以让师生在gis研究中更贴近实际。因此,这样的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实现双赢,而且有利于整个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据了解,esri一直非常重视gis教育,与200多所高校联合开展了各种活动,从每年数十所高校的校园游到数万人的大学生gis开发竞赛;从赞助优秀青年教师论文奖到派青年学者赴美交流学习,目的都是为了普及gis技术,为行业发展储备优秀人才。除了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这一战略合作外,还与30多所大学联合建立了多个领域和学科的“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旨在吸收更多先进成果用于行业应用。
从虚拟到现实:未来的gis将无处不在
谈到gis的未来,他认为现实地理世界中的一切都可以抽象为七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现象、场景。结合语义描述、空、几何、演化过程、元素关系和属性特征,可以实现大数据对现实世界的精确表达,大大突破了现有地理信息系统空.所传达的内涵信息
根据这一理论,吕国年带领的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发出了新型gis的原型,开发出了3D gis、物联网gis、视频gis、大数据gis、虚拟现实gis等一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创新型gis技术和产品,并对其进行了孵化。
吕国年认为,gis正朝着3D 空、实时动态、虚实融合、全视图、全要素、全内容表达的方向发展。Gis语言正在从地理语言向通用公共交流语言转变。基于传统的物理空房间和平面载体上的地图,现实世界的表达相对简单,是现实世界表达的一种形式。地理信息系统向场景描述发展似乎是必然的,地理信息系统成为全媒体公共信息平台也是历史的必然。地理信息系统正在从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演变为人类的通用交流语言,走向社会化和大众化,以便所有人能够随时随地在现实和虚拟空之间轻松地创造和分享地理价值。未来,gis将无处不在,gis开启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标题:[商业信息]虚拟GIS: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
地址:http://www.baoduan3.com.cn/sy/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