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003年,郝祥峰创立百瑞源枸杞股份公司。2009年公司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2013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3亿元。经过15年的沉淀,百瑞园已成为一家从事枸杞种植、研发、加工、营销、旅游的“五位一体”全产业链企业,市场覆盖全球。这家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从游走于低端大宗市场,到与同行业高端品牌竞争,再到引领宁夏枸杞产业,打造了第一家中国枸杞博物馆,向世界展示了宁夏枸杞名片。百瑞园的反击让我们看到了枸杞行业的一大奇迹,特产大师夏克也谈到了他第一次合作的品牌百瑞园。现在,让我带你去了解夏克描述的枸杞背后的精彩故事。
在混合市场中的准确定位
【/h/】2005年宁夏枸杞市场整体混乱,没有品牌,很多甚至产业化不规范,商业模式没有形成。而且当地人的消费习惯更倾向于按重量卖,或者按枸杞的大小卖,对品质的认知很简单。夏科介入整个宁夏枸杞市场的时候,和百瑞源一拍即合,都想把枸杞做成深加工的高端产品,成为大家认同的品牌。
【/h/】但是那时候贝瑞园已经在做成品了,但是市场对这样的产品并不友好,发现商场等渠道也没有人愿意卖贝瑞园的产品。“品牌不出名,不生产差异化产品,在质量和深加工能力上很难与同行拉开差距”,这是夏克当时提出的理由。所以他介入后,首先考虑的是从市场容量的角度,以枸杞干果加工为主体,因为干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热身产品。过去人们误解枸杞是“上火”,以为它只补肾。所以当这个传统概念的受众明显缩小的时候,其实干果这个市场就凸显出来了。所以夏克当时给了一个精准的定位:“质量好,形象好”!
包装的去国有化
【/h/】宁夏枸杞市场早期,产品包装有一个共性——民族风格。也许他们想表达当地产品的当地文化,但夏科团队参观后发现,许多带有当地色彩的产品不够专业,不到位。因此,夏科在包装定位时提出了“去民族化”的概念,将枸杞文化与地域文化分离开来。
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夏克提出放弃元素方面的民族化,用色彩来表达。不管哪个地区是中国,红色和金色都不排除,所以这两种颜色的受众都在90%以上。另一方面,枸杞本身是红色的,要在找到颜色后才能定位。夏克最终选择使用“中国红”和“黄金”,因为这两种颜色不需要消费者再教育。
色彩维度已经从民族化中去除,那么如何在其他方面体现产品文化呢?夏克继续挖掘,发现当时枸杞中有一个很隐晦的功能性话题——补肾。但是这个话题显然避过了很多女性消费者,所以在定位上,夏克在“补肾”上面提到了“养生”,提出了“枸杞养生专家”的称号。
【/h/】最后,为了提升档次,夏克在枸杞的整体养生功能上选择了另一种大胆的颜色,也是业内打破的——黑色。搭配黑、白、红、金。严格来说,这些色彩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具历史意义的色彩。夏克拿出这些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的色彩,与消费者心理进行对比,用现代艺术的方法呈现出来。此时的产品既有历史沉淀,又有中国文化,更有品质感。
产品的精细分类是为了“第一个枸杞博物馆”
【/h/】为了打破当时市场上产品的单一性,夏科为百瑞源做了非常细致的产品细分。从工艺出发,第一代一次性枸杞诞生了。根据季节作用,第一茬六月红出现在“三月冬藏三月春”。建立了良好的消费者意识后,产品多元化、高端化的建设会更容易。古格王朝以“全身为宝”为本源,辅助百瑞元开发更多种类的枸杞,开创了黑枸杞新品类,升级提取天然枸杞油的工艺,巧用制茶技术制作芽茶、叶茶。不仅是高端礼品,还深入休闲产品。这次升级不仅丰富了百瑞园的产品,也让它变得丰富。
【/h/】2009年,夏克提出修建枸杞博物馆,2009年10月开工,10年开工,11年开放。整个过程持续了两年,从建筑设计,室内文化,展厅设计...所有这些都是从里到外的重组,从品牌文化植入、产品文化挖掘、历史人物梳理出与枸杞相关的各方面文化:生长、栽培、医药、养生等,夏科团队一丝不苟的态度让该馆在2011年亮相时,无疑成为业内第一,也是中国唯一一家真正拿“中国”称号的企业博物馆。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11年,百瑞园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过去的基础上,包括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销售渠道建设、基地建设在内的各个方面都进入了规范化、正规化、高起点、高平台。而碧桂园的品牌定位、产品定位以及最终的博物馆建设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专业大师夏克的领先优势!
标题:[商业信息]特产大师夏科首谈国内第一枸杞博物馆
地址:http://www.baoduan3.com.cn/sy/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