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四月,一年一度的世界阅读日即将到来。通过梳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亚马逊中国、阿里巴巴披露的阅读大数据报告,挖掘财务会计,显示2018年中国阅读人口增长近3000万,分别占80年代和90年代后总阅读人口的38%和37%。其中,70后和80后的阅读类别主要集中在教育类别

中国人阅读增长的背后,所选的类别反映了中国人阅读的两种现状

1。大多数有孩子的父母为下一代的教育而学习

2。未婚群体的阅读主要集中在个人兴趣上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联合发布的《中国国家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的数据也发人深省,

13%~18%的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3%的人可能存在中度至重度的心理问题。

【/h/】其中,国民心理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占53.0%,教育子女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预防34.1%,职业指导33.9%,婚姻28.9%。

两组数据背后有一个惊人的事实。

中国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很大,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远远不够重视。

【/h/】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找到了业内权威的心理咨询师——心助女性情感心理平台的鲁玉娥老师。

鲁玉娥老师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基数13亿,心理健康较差的群体非常大,但积极寻求提高心理健康知识的人并不多。

为什么中国人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很大,但积极关注心理健康知识的群体却不多?

陆老师说:主要有三个原因

【/h/】第一,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智商教育优于情商教育,缺乏完善的情商教育体系。结果,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情商教育和心理学的书籍,但普通人不知道从何下手,更别说生活中的实践了。

第二,中国的传统非常重视家庭这个概念。有孩子的家庭往往优先考虑孩子的教育。这种想法导致许多父母为孩子的教育寻找书籍和方法。但是,我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要比孩子的好。

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如果父母心理健康堪忧,缺乏稳定的情绪,孩子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然会出现父母所说的“难以管理”、“不听话”、“沉迷游戏”、“早恋”等问题。

第三,中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快速转型时期。从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人们的物质安全感远远不够。所以,从自身心理健康延伸出来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归结于赚更多的钱或者取得更大的事业成功。

很少有人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认为只要自己物质满足,心理健康等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但实际上是本末倒置!

那么我们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增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呢?

鲁老师说:增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能说从哪一点入手,要从系统的角度去思考。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是个体,个体的成长必须经过三个阶段,一个是早期的家庭出身教育,一个是成年后的自我意识教育,最后是进入家庭后的关系管理教育。

这是一个关系链的循环。要建立系统的教育体系,必须从个人做起,还要涵盖一个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这是整个心理学行业,需要建设和传播。

其次,通过专业人士挑选的书籍,提高自我意识。

为什么看了一些书就忍不住哭?其实是因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了自己。

这是一种内心的探索,但大部分都记得这种“感觉”,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这

你好像看了天气预报。虽然你知道天气,但你不知道是什么导致的。自然不能提前防范。

所以看一些自我意识的专业书籍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书要经过时间的验证和业内人士的推荐,可以形成一些知识体系,而不是解决一个单一的问题。

最后,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最近几年很焦虑,易怒,或者抑郁,一定要注意。这时候光看一些专业的书是不够的,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h/】因为很多心理练习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包括需要定期心理监督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所以一定不要固执地认为看几本书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如何学习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

陆老师:“如果你只是对心理学感兴趣,想增强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读书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但要保证实际效果,最好是在有专业辅导的读书小组里学习成长。”

【/h/】专业心理援助服务平台助心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团队,拥有20000多条 h/]咨询案例经验,并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成立了在线阅读会,对实践进行解读和引领,为需要帮助的人制定有针对性的成长计划,确保所读的知识成为实践技能。

爱读书,爱家庭,从爱自己开始!

标题:[商业信息]国人阅读大数据:我们都爱下一代,却不爱自己?

地址:http://www.baoduan3.com.cn/sy/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