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近日,某知名网站发布了《2019年单身人士专题研究报告》,从单身原因、婚姻预期、单身生活状态等方面分析了单身青年的情绪状态。

报告指出,中国一半以上的单身人士已经单身三年以上。

【/h/】超过一半的人陷入“佛教单身”,也就是说不会主动“摆脱单身”。

近一半的单身人士认为,交际圈狭窄是单身的主要原因。

【/h/】另外,上海市妇联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上海女性初婚年龄已达到29岁,高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与欧盟平均水平持平。

曾经,很多人心目中的标准生活是30岁前买房买车,结婚生子。

大数据下的生活是单身晚婚,但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的主动选择。

但是单身并不意味着放松。除了个人发展的压力,大部分单身年轻人还得面对很大的压力来催婚。甚至有网友表示,23岁毕业不久就被父母逼着去相亲。

那么“理想的结婚年龄是多少?”这个话题瞬间引起了单身人士的共鸣,引发了数万网友的热烈讨论。

【/h/】针对这个问题,心助女性情感心理平台联合创始人赵女士表示:这个话题之所以会被热议,是因为中国正面临婚姻观念的迭代升级。新生代婚姻观和老一代婚姻观的冲突,必然会让处于矛盾焦点的单身人士特别焦虑,于是寻求外界更广泛的支持。

理想的结婚年龄不存在

心助女性情感心理平台联合创始人赵女士说:中国是历史上的“早婚国家”。按照《礼记》规定的男女成年的标准,古代的结婚年龄一般是男20岁,女15岁。这个标准在不同朝代会有所变化。唐朝法定结婚年龄,男孩15岁,女孩13岁。到了宋朝,男孩16岁,女孩14岁。结婚年龄推迟的原因是预期寿命的延长。

【/h/】我国人民平均寿命唐朝只有27岁,宋朝提高到30岁,解放前才提高到35岁。从1949年到2018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岁,69年翻了一番。

但是人们的意识形态跟不上快速增长的预期寿命。传统的婚姻观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h/】其次,单身家庭正处于事业上升期,逐渐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中流砥柱。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抚养比达到35.7%,也就是说,14亿人口中有5亿没有劳动力。随着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可以预测,十年后中国将是一个5亿人工作,9亿人不能工作的国家。人口抚养比将变为64.3%,几乎翻倍。

【/h/】人口抚养比压力迫切需要提高出生率,但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女性创造更多价值。

单身还是结婚生子?孰轻孰重?已经成为单身人士焦虑的来源。

传奇:赵,心助女性情感心理平台联合创始人

正确的婚姻观是真正的良药

心助女性情感心理平台的联合创始人赵女士说:单身人士通常会面临多重婚姻提醒。究其根源,第一代父母的婚姻观念是典型的世俗主义。在他们的概念里,情感是一张试卷。标准答案是,25岁的你要做一个听话的好儿子,35岁的你要做妻子的好丈夫,45岁的你要做一个好父亲。

【/h/】单身人士的婚姻观远比老一辈复杂,老一辈几乎都得到了,完全不适用于这一代。他们会考虑家庭条件、物质条件、学历是否“相适应”,三观是否一致,能否满足精神需求。如果结婚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宁愿不选择。

传奇:赵,心助女性情感心理平台联合创始人

什么样的婚姻观念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

心助女性情感心理平台联合创始人赵女士表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需要经历四个过程

首先,认识你自己

了解出身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真正的心理需求

第二,内心成长

抚平出身家庭带来的心理创伤。我们会在这个阶段变得更加成熟和完整。

第三,相互满意

情绪能否持久取决于对方能否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第四,相对脆弱

能不能接受对方脆弱的部分,坦诚相待?这部分能力会升华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级精神需求的满足。

你知道,好的婚姻观念不会告诉你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生活,而是会教会你如何去赢得一段好的婚姻。

缺乏情感教育是这种情况的根源

【/h/】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文明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而自然提高的。

人对情感的感知也是如此。单身者之所以不愿意结婚,正是因为害怕婚姻不安全。这就需要大量的心理学家来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当人们对婚姻有了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步入婚姻殿堂。

【/h/】心助女性情感心理平台希望更多的心理咨询师和情感咨询师加入情感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收获理想伴侣和幸福家庭。

标题:[商业信息]心之助:相亲数据下的新一代,婚姻观亟需迭代!

地址:http://www.baoduan3.com.cn/sy/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