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斯普特尼克通讯社&广播的《斯普特尼克新闻》报道,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能否从俄罗斯进口粮食来替代美国?双方在远东和东北区域合作中应该支持什么?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马友军在纪念中国与斯普特尼克新闻社&广播建立外交关系70周年国际会议上与俄罗斯记者分析了这些问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的“新时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暨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国际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中俄两国前外交官、专家学者对中俄建交70年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
马友军在接受斯普特尼克通讯社&电台采访时说,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俄在哪些方面可以合作,有发展前景?首先是农业合作。俄罗斯现在每年出口粮食约6000万吨,2018年是中国进口俄罗斯粮食最多的一年,为58.1万吨,相当于俄罗斯年出口量的1%。差距很大,说明两国农业合作发展潜力很大。
专家指出,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在问俄罗斯食品能否取代美国食品。完全替代肯定是不可能的。目前俄罗斯粮食达不到这个规模和水平,但可以通过部分替代美国粮食,使中国粮食进口多元化,保证粮食安全来实现。因此,未来的农业合作应该是两国合作的重点。
无论是产业合作还是投资合作,金融合作都是两国发展区域合作的重要支撑。马友军认为,目前两国区域合作的主体大多是民营和个体企业,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大型企业在俄罗斯投资的很少。尤其是农业合作,都是小微企业。小微企业靠自身能力、科技实力、资金水平远远不能抵御风险,需要银行的参与。在与俄罗斯的合作中,中国银行的参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能源、煤炭、军事等国家大型项目中。但在地方合作,尤其是区域合作中,中国国家银行的参与很少。
谈到加强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他指出,首先,双方可以建立金融政策信息交流平台,共享信息资源。现在两国金融领域的信息比较零散,来源不统一,统计数据非常不准确。第二,共同创新支持金融发展的金融产品,支持大项目合作。除了国家大型项目的合作,中俄地方大型项目的合作非常少。第三,共同制定金融领域法律法规,搭建绿色投资合作平台。第四,创新中俄金融合作体制机制,拓展投资企业融资渠道。
标题:[国际]中国能否靠俄罗斯粮食替代美国粮食
地址:http://www.baoduan3.com.cn/cy/2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