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斯普特尼克新闻社&广播电台的斯普特尼克新闻报道,他们在俄罗斯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给你带来了对俄罗斯的不同感受,以及对北方的神秘和奇妙事物的看法。在西伯利亚寒冷而无边无际的荒野中,一些白色的温室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里面生机勃勃的绿色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初春的华北平原。这是中国农民老董在俄罗斯的蔬菜大棚。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俄罗斯有世界上最大的黑土带。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南部人口稀少,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大量土地没有开发。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农业,中俄地理距离较近。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来到这里经营农业。勤劳能干的中国农民把他们丰富的种植经验带到了北方的邻国,也满足了当地对农产品的需求。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老董在远东联邦区赤塔经营农业17年。他于2003年开始在俄罗斯种植。2012年,俄罗斯开始在远东地区推广农业投资项目,鼓励将土地租赁给外国人耕种,名义租金为50卢布。但近年来,随着大量外国人(主要是中国人)进入远东农业市场,竞争对手增多,租金也远没有当年的50卢布。此外,有些土地只能从私人手中租赁,价格已经上涨。但老董的远见卓识为他节省了这部分开支——他很早就成立了自己的海外投资公司,并以公司的名义购买了大片土地。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主要种植在旧冬。他把中国先进的温室技术带到了俄罗斯。他的温室在赤塔一年四季可以保持25摄氏度左右,冬天很冷。它非常适合蔬菜的生长,一年可以种植两种作物。他说,赤塔的光照条件非常好,温室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产量。中国人民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产量也很高。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我这里总共有83公顷土地,也就是1300或400英亩。温室32个,冷棚78个,都是单层塑料的。凉棚里也种蔬菜,只是晚一点,4月20号以后才能种。基本上我很少休息。第一茬在6月20日前完成,然后第二茬种植到11月20日,全年持续到11月20日。从元旦重新开始。”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多年的坚持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信任。他种植的蔬菜通常一收获就在当地出售。

“本地,赤塔卖(卖)一部分,乌兰-乌德卖一部分。有的时候很远,运到伊尔库特(Tsk),但是那里运输成本高,基本都是本地卖的。在最初的几年里,它被运出了一点点。现在地方当局已经认可了,基本都在本地卖了。基本上,货下来了,人家就直接打电话预定了,不用卖了。”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俄罗斯远东土地非常肥沃。虽然种植方式比较原始,但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所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很好,价格也比国内卖的要高。老董说,由于当地的自然条件,他只能种菜。在远东的很多地区,很多中国人选择了前景较好的经济作物,如大豆、玉米、油菜籽等。这些农作物一方面质量好,另一方面需求旺盛,很多会卖回国内,收益非常好。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导致许多中国人无法像往常一样越境到俄罗斯工作。对于老董的农场来说,直接的困难是劳动力不足。老董解释说,种植场地需要更多的机械设备,而对人员的需求相对较小。一般只需要几个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但是温室栽培就不一样了,需要有经验、有实际的农民来栽培,而本地工人和中亚工人在经验和照顾方面都比不上中国工人。前几年他一般雇30到40个中国人,今年只来了14个人,包括他自己。据估计,今年整个农场几乎有一半的土地将不会被耕种。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今年,我们不能种这么多了。我们只能靠人。尽可能多地种植棚子。我们的冷棚基本不种,可能一半,今年扣了40。”

俄罗斯也严格控制中国工人入境。农民可以申请一定数量的中国工人工作证,政府有关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数量。办理工卡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农场,比如老董的农场,往往从元旦开始上班。因此,他们在为工人办理移民手续时,会把上一年的一部分名额留作下一年使用,以确保全年有足够的人力。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如果是一年多前申请的,就留着以后用。比如2019年,会有一部分工人就业,元旦(2020年)后就可以马上入境。我留下了2019年的工作证索引。2020年我会用一小部分工卡指数,大部分年底给他们,让第二年用,年年跌。现在申请已经晚了。”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老董的农场是在2002年政府检查后建立的。当时为了老董家乡的开发建设,征用了很多农田,当地农民没有土地种植。当政府在访问俄罗斯时发现了这个机会,就想试试看这些农民能否作为劳务输出到俄罗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闲置的土地,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老董试图帮他们建一个小农场。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第一年效益不错,土地准备从2003年开始就完成了。人多的时候有七八十个人,几百个棚子,那是07年,08年到10年。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想变大。还有一个,国内方面说劳务这么多,减轻了国内市场的负担。国内市场更多的劳务服务可以赚些钱。更多的人像这样来到这里。很多人没那么赚钱。”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勘探初期难免会有一些困难和损失。种菜的时效性很短,摘完要马上卖,过几天不卖就扔掉。他一天最多扔掉三四十吨蔬菜。经过多年的尝试,老董发现,有三四十个工人的时候,农场效益最好。这个人员编制一直维持到现在。老董一直喜欢用有经验的中国工人,也雇佣当地人,但是人数少,因为两国对农业的认识还是有些差异。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俄罗斯人不会。在他们的别墅里种一个小花园是可以的。如果说这是一种生产方式,那他们的做法就差远了。首先,他不小心。他喜欢去农业部门工作。你早上什么时候来,晚上什么时候走?这根本行不通。和我们一样,我们都是被守护的,没有时间观念。”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俄罗斯对农药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通常只有国内标准的五分之一。另外,当地有严格的农产品检验机构。老冬说。

“检验检疫机构比国内好。随着我们在这里的成长,他们一个月可以来两次。我就不跟你打招呼了,去你的棚子里,直接拿你的产品,或者取点土壤样本和水,回去做检测,看看有没有重金属超标和农药残留。如果你有任何残留物,就不允许出售。东西不去市场,人家给你单子。这么多年,三四年了,我们用微生物肥料当农药和肥料。自己做这个微生物肥料。所以病很少,用处也很少。所以产品质量提高了很多,当地人对我们的东西非常认可。”

[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老董说,他们每年都去山东寿光读书,寿光是中国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他们把学到的先进经验在俄罗斯农场付诸实践,不断创新。如今老冬的蔬菜大棚,成熟季节每天可产20吨以上,成为当地大棚种植企业的典范。

标题:[国际]中国人把温室大棚技术带到了俄罗斯

地址:http://www.baoduan3.com.cn/cy/15830.html